苏州张家港:气象润“桃”香, 精准服务助力水蜜桃特色农业提质增效
【来源:苏州市气象局_工作动态】
为进一步提升气象服务精准供给能力,加强生态气象服务产品开发,近日,张家港市气象局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凤凰镇农服中心一同前往凤凰镇水蜜桃种植示范园开展专题调研,通过精细化服务赋能特色农业提质增效。
水蜜桃作为张家港凤凰镇的传统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达6000余亩,年总产量约9000吨,以其“皮薄、汁多、味甜、果大”等卓越品质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素有“苏州第一桃”美誉,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2024年入选中国天气《节气名优特产品名录》。水蜜桃的生长周期中,花期授粉、果实膨大及成熟采收等关键环节对温度、湿度和光照变化极为敏感,气象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蜜桃的产量与品质。为此,调研组深入田间地头,实地勘察桃园微气候环境,重点围绕“倒春寒”“干旱”等气象灾害对水蜜桃生长的影响展开了深入探讨。
随后的座谈会上,三方就如何优化水蜜桃种植气象服务、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等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基于实地勘察和研讨成果,三方达成共识,将重点推进以下四方面合作:一是成立水蜜桃专家联盟。在水蜜桃关键生育期定期开展调研走访,联合制作《水蜜桃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专题》,为农户提供科学、实用的种植指导。二是构建桃园立体监测网。在核心产区布设6套农田土壤水分观测站,结合现有气象监测设备,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测网络,为精准气象服务提供数据支撑。三是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针对大农户建立“水蜜桃为农气象服务群”,点对点为种植户提供重要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预报以及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确保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四是联合开展为农气象服务科研项目。包括联合编制《水蜜桃全生育期气象服务手册》,开展水蜜桃气候适宜性区划和水蜜桃生产气候条件分析等业务研究,为科学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此次调研为水蜜桃产业的气象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方将继续深化合作,进一步推动气象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未来,张家港市气象局将以服务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气象服务模式,拓宽服务渠道,提升气象服务精准度与覆盖面,为全市特色农业的繁荣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更加坚实的气象保障。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