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社区的幸福味 | 呈贡彩云社区:骑手与治理的双向奔赴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小单元”,却承载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最深根系”,绘就着群众幸福生活的温暖底色。在呈贡,区委、区委组织部带领58个社区正以创新的治理智慧、多元的特色活动和精细的暖心服务,绘就着属于居民们的幸福图景,展现着中国式现代化呈贡实践的微观样本。
为全景展现这份基层社会治理的“呈贡答卷”,呈贡区委宣传部、区融媒体中心特别策划推出“我们社区的幸福味”专栏。我们将深耕全区社区一线,挖掘那些“看得见”的治理亮点与“摸得着”的民生温度,用镜头定格治理创新的鲜活“实景”,以文字丈量民生服务的温情“刻度”,聚焦基层善治鲜活切片,记录“小社区”里的“大幸福”。
暖心驿站
从“过客”到“家人”
正午送餐间隙,几名身着各色工装的骑手正坐在七彩云南第壹城商圈旁的工会驿站里,一边充电一边交谈。
“以前冬天的时候,送餐间隙只能蹲在路边吹冷风,现在这里能充电、喝水,还能学政策,像个小家。”外卖小哥孙乾大笑着说。

七彩云南第壹城工会驿站特意设置在商场电梯拐角处,方便外卖小哥取餐、送餐。驿站内微波炉、应急药箱、充电柜等设施一应俱全,也方便新业态群体和户外劳动者休息。彩云社区共有3处这样的贴心驿站,覆盖商圈、居民区和物流集散点,累计服务快递员、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近400人。
彩云社区辖七彩云南第壹城住宅小区(一期、二期、三期)、七彩云南SOHO公寓、七彩云南第壹城商业综合体、七彩云南双子星写字楼,作为昆明市新就业群体聚集的“前沿阵地”,彩云社区党委以“133”工作法破题,将0.42平方公里的辖区编织成一张党建引领、服务与治理交织的温情网络,让快递员、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从“城市过客”蝶变为“治理尖兵”。
双向奔赴
从“受益者”到“贡献者”
服务不止于关怀,更在于化解矛盾。去年年初,部分小区禁止外卖员骑车进入小区,导致外卖送餐超时频遭投诉。社区搭建了议事平台,创新“小哥议事会”的形式,引导新就业群体共同“议”。最终对外卖骑手、快递小哥骑车进入小区的路线进行了规划,在保障小区居民安全的情况下达成“地下车库专用通道+减速承诺”方案,既保障居民安全又提升送餐效率。也正通过参与“议”,让外卖小哥们有了从“流入”到“融入”的转变。

紧接着,社区成立“彩云追月骑手团”,扩大社区志愿服务的力量,并建立“网格+骑手”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快递小哥、美团骑手们“熟门熟路”的优势,担任安全隐患“吹哨员”、政策宣传“轻骑兵”。仅2024年,骑手上报卫生死角出现垃圾、井盖破损、消防通道堵塞等问题40余件,成为社区治理的“移动探头”。
“以前觉得社区治理这些事离我们很远,现在发现自己也能尽一份力。”快递员小张是首批加入志愿服务队的成员。每次在送餐过程中看到社区里的“小瑕疵”,他便会拍照发在微信群里,社区的工作人员就能召集物业和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处置,提升基层治理的效能。
新心相融
让“微光”汇成“星河”
为更好激发新业态群体的参与热情,社区为此推出“公益积分”制度,参与公益治理就可换取积分,一定的积分可兑换充电卡、体检服务等,还制作了“驿站服务卡”并发放给快递、外卖等新业态就业群体,凭借“驿站服务卡”到商圈挂有“爱心商户”的店面消费,可享受最高7.5折优惠,越来越多的小哥投入到了社区治理中,进一步发挥了“治理支点”功能。

“服务一群人,温暖一座城。”彩云社区工会联合会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拓展“驿站+”模式,依托“红色小哥之家”阵地,增设技能培训、法律援助等功能,主动回应新就业群体多样化需求,并推动更多新就业群体加入社区网格员队伍,让“流动‘新’光”点亮社区基层治理。
从风吹日晒的“路边候单”到暖心驿站的“温馨港湾”,从矛盾调解的“旁观者”到社区治理的“生力军”,彩云社区的新就业群体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城市故事。正如彩云社区朋友圈墙上张贴的一张张笑脸,仿佛在说“最好的治理,就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参与者,与城市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