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满结业|“蒲公英计划”全民艺术普及技能提升——2025年全国群文系统书法骨干培训班在杭举行
潮新闻客户端 俞越
7月26日,为期6天的“蒲公英计划”全民艺术普及技能提升——2025年全国群文系统书法骨干培训活动圆满结束。

请输入图片描
结业仪式上,中国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中国文化馆协会副理事长、浙江省文化馆党总支书记、馆长阮静分别致辞,有关领导及嘉宾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余杭区文广旅体局党委委员、二级调研员沈欢锋主持会议。

中国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
此次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指导,中国文化馆协会主办,中国文化馆协会书法专业委员会、全国“蒲公英计划”教育联盟理事会、浙报艺术产业集团、浙江省文化馆、四川省文化馆、杭州市余杭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承办,杭州市余杭区文化馆、浙江大学陈振濂书法美育馆执行承办,是“蒲公英计划”与中国文化馆协会全民艺术普及工作的有效结合,以“传承书法艺术,提升群文素养,助力全民艺术普及”为主题,紧扣“让文化馆成为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这一核心定位。
在结业仪式上,来自北京、福建、湖北、重庆、四川、山西、青海、江苏的8位学员代表分享了学习体会以及收获,也与大家交流了本地区文化馆开展的情况。





“让文化馆成为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
据了解,这是首次举行全国群文系统书法骨干专项培训,来自全国各省级文化馆的书法创作负责人及骨干、中国文化馆协会书法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学员等参加此次培训。
培训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书法理论知识、创作技巧、作品赏析等多个方面。“全国蒲公英计划”名师团名师精彩授课,通过讲座、现场教学和创作辅导,为学员们提供专业指导。其中,陈振濂也专门为此次培训作《历史视野下当代书法的创作实践、分类模式与未来展望》的讲座报告。

自2012年全国“蒲公英计划”启动以来,13年间始终坚守公益初心,秉持共享理念,已在二十余个省市培育超2万名书法人才,为书法传承筑牢根基。本次活动正是“蒲公英计划”教学成果的集中展示,也为广大书法爱好者搭建了优质的交流平台,助力书法艺术繁荣发展。

“此次培训第一个目标主要面向社会美育,第二个目标主要面向尖端科研创作,本次‘蒲公英计划’培训班也以此为基调,并针对新学员和文化馆干部的不同需求有序展开教学。”陈振濂表示,群文系统的书法骨干们面对全社会的老百姓,无论男女老少,是全覆盖的,他对此次培训提出了“三个新”,即新思想,新做法,新认知。他告诉记者,希望此次接受培训的学员,不再单一地使用书法家的思维,而是树立审美居先的认知,让大家爱上书法,更好地理解、传播美育理念,将蒲公英理念落实到镇、街、区(乡),在普及人民群众对书法认知的同时,满足他们对书法的学习需求。

阮静表示,做好群文书法工作,精湛的技法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一是要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让古老的书法艺术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二是要做文化惠民的“播种者”,传播是我们重要的使命,通过讲座、培训、展览、研讨等多种形式,要让书法艺术走进千家万户,更更多的人了解书法、爱上书法;三是要做自身修养的“践行者”,以书法涵养心性,提升文化自信与职业素养,在服务群众、推动基层文化繁荣发展的实践中,展现群文干部的良好形象与文化担当。

配套专业展览,教学结合
培训期间,“楷法表现/金铸墨冶——‘学院派书法’课题教学成果展”“‘群星芳华’——2025年‘蒲公英计划’全民艺术普及全国群文系统书法骨干及蒲公英教学书法作品展”也同期开展。



展览集中展示了学员们的优秀书法作品,还邀请到了中书协副主席张继、张建会、戴跃、潘善助,及洪厚甜、汪永江、张其凤等书法名家参展。这些作品风格各异、形式多样,充分展现了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和学员们的创作实力,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参观欣赏,为书法爱好者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和交流机会。

开班仪式合影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