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银行规模首次突破3万亿元 营收净利润双增、金融助力消费加速
近日,宁波银行发布了2024年财报,实现营业收入为666.31亿元,同比增长8.19%;归母净利润为271.27亿元,同比增长6.23%。其中,宁波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479.93亿元,同比增长17.32%,是逆势增长的典例。
截至2024年末,宁波银行总资产为31252.32亿元,同比增长15.25%,这是宁波银行总资产首次突破3万亿元大关,实现了营收与资产规模的双增长。宁波银行规模增长,但资产质量依然良好,尤其是该行长期以来较低的不良贷款率水平,一直处于1%以下。
另外,为响应国家金融促进消费的倡导,宁波银行紧跟步伐,积极执行落实相关政策,在金融促进消费方面以及绿色金融、金融数智化方面都有所建树。
利息净收入增长17%
2024年财报显示,宁波银行营业收入为666.31亿元,同比增长8.19%;其归母净利润为271.27亿元,同比增长6.23%;其扣非净利润为273.02亿元,同比增长7.38%。作为公司收入支柱的利息净收入为479.93亿元,同比增长17.32%。
在宏观经济环境下,市场经历了多次降息。2024年宁波银行净息差为1.86%,同比下降2个基点;净利差为1.91%,同比下降10个基点。在息差收紧的情况下,宁波银行仍然实现了逆势增长。
据财报,这主要归功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宁波银行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深化客户综合经营,持续加强差异化、多元化产品创新,由传统的单一金融服务向组合式、场景化金融服务升级,实现经营效能与价值创造的双提升;另一方面,宁波银行加快数字化转型,科技赋能精准获取客户画像,提高场景化获客能力和结算性存款占比,并拓展多元化负债来源,提升负债质量。
从经营风格来看,宁波银行在“投资”方面关注度较高,由于投资收益呈现较大的波动性,多数银行在投资方面比较谨慎。然而,宁波银行依靠专业化的投资团队与人才,在复杂纷乱的市场环境中找到合适的投资产品及标的,近年来的投资收益尚可。
据财报,宁波银行非利息收入中,投资收益为137.06亿元,同比增长4.73%。其中,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产生的投资收益8.30亿元,上年该项数据为1.01亿元;处置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取得的投资收益为37.45亿元,上年该项数据为26.49亿元。
在股权投资方面,宁波银行对部分公司增加了投资。2024年初,宁波银行以60亿元持有永赢金租100%的股权,并且持有宁波东海银行5279万元的股份;2024年末,宁波银行增持永赢金租股权至70亿元,增持宁波东海银行股权至1.58亿元。
资产质量优质
资料显示:宁波银行成立于1997年4月,是一家中外合资的区域性上市银行,是全国20家系统重要性银行之一。
目前,宁波银行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京、苏州、无锡、温州等地设有16家分行,开设了永赢基金、永赢金租、宁银理财、宁银消金4家子公司,全行员工2.7万人。该行拥有九大利润中心,分别为:公司银行、零售公司、财富管理、消费信贷、信用卡、金融市场、投资银行、资产托管、票据业务。
无论在资产端还是负债端,宁波银行都实现了规模增长。截至2024年12月31日,宁波银行总资产为31252.32亿元,同比增长15.25%,这是宁波银行总资产首次突破3万亿元大关,其中贷款及垫款14760.63亿元,同比增长17.83%;宁波银行总负债为28909.72亿元,同比增长15.20%,其中客户存款18363.45亿元,同比增长17.24%。
宁波银行在财报中称,该行秉持着“大银行做不好,小银行做不了”的经营策略。大银行涉及业务板块多,规模庞大,战略调整时灵活性不足,且单一决策牵扯面广、扰动因素多,因此大银行做不好;而小银行无论从规模、业绩还是资产质量上都可能存在自身的局限,尤其是没有规模支撑的信贷业务不易做出业绩,品牌效应较弱不利于吸引客户,且小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尚不足,因此小银行做不了。
在未来,宁波银行表示,将深化客户经营,压实经营发展的基本盘。具体来讲,宁波银行将分层分类明确客户的经营重心,提升客户的获得感。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未来产业建设领域,持续做大客户总量、做深客户经营,全心全意服务实体经济,打牢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在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4年末,宁波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12.67亿元,不良贷款率0.76%,2022年及2023年的不良贷款率也处于较低水平,这确保了宁波银行能够专注于业务拓展和金融服务,为银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宁波银行的关注、次级、可疑类贷款迁徙率均有所下降。
此外,资本充足水平方面,截至2024年末,宁波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5.32%,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03%,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84%。总体来看,宁波银行资本充足水平呈现上升趋势。
据2025年债项评级报告,中诚信国际认为,宁波银行营业能力保持良好,资产质量处于同业较好水平,负债稳定性有待改善,整体流动性风险较为可控。作为上市银行,宁波银行的自身资本内生能力较强,发展较为稳健。
金融助力消费 促进绿色转型
前不久,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提到:金融机构要围绕扩大商品消费、发展服务消费和培育新型消费,丰富完善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针对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场景,不断强化数字赋能。
2024年,宁波银行推进个人信贷产品和业务模式迭代升级,为客户提供更专业、更精准、更全面的融资服务。
在经营拓展方面,宁波银行持续推进消费信贷业务的线上化、场景化,助力提振消费。同时,该行持续提升按揭业务服务质效,全力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在客户经营方面,宁波银行完善数字化、集约化、精细化的经营体系,实现多维度、全周期的服务陪伴,不断提升大数据风控能力,强化客户准入与风险预警管理,资产质量整体保持稳定。
截至2024年末,宁波银行个人贷款余额为5577.35亿元,其中个人消费贷款3575.00亿元,同比增长11.39%;个人经营贷款为1018.41亿元,同比增长2.92%;个人住房贷款为983.94亿元,同比增长12.72%。
另外,宁波银行深入实体消费场景,为客户提供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据其他媒体报道,宁波银行南京分行将目光聚焦到市民日常生活的需求上,围绕教师、医生、警察等群体,推出专属定制联名卡,重点打造定制化N+1场景服务方案,即N个专属定制权益+1个专属金融服务,为该类客群定向链接家政服务、餐饮奶咖、身心治愈等消费场景和服务,以卡为媒持续将联名卡打造成服务市民的“惠民卡”。
在平台应用方面,宁波银行的金融产品“美好生活”是专门为客户打造的一站式综合权益服务平台,为商家引流渠道、吸引客源。据其他媒体介绍,深圳某餐饮加盟连锁企业通过该行内购会合作的形式成功触达多家该行合作企业,上线平台半年累计带动超116万元销量额。
除此以外,宁波银行大力发展绿色债券业务,积极推进绿色债券的发行、承销和投资,探索实现“双碳”目标的新路径。
2024年,宁波银行绿色贷款余额为505.44亿元,较年初增加164.44亿元,预计可带动碳减排量20.5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该行全年承销发行20只绿色债券,持有绿色债券余额37.87亿元,持有境外绿色债券总额6.23 亿元。
随着企业和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增加,宁波银行推出个人绿色信贷、碳减排贷款等金融产品,支持绿色消费。在个人金融产品方面,结合低碳消费,探索将节能减排从企业项目领域延伸至个人消费领域,支持低碳出行和低碳生活,共同减少碳排放。
2024年6月,亚洲开发银行批准2亿美元贷款用于宁波城市绿色低碳发展项目,以推动城市的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宁波银行作为落地银行之一,助力绿色项目资金投放,并在上述基础上提供配套资金。预计2025年完成全部投放目标。
在智能化消费场景方面,宁波银行依托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行业领先的数字化能力,推出了鲲鹏司库服务方案,以专以精,“五全”服务体系护航管理升级,为企业全面提升资金管理精益化、集约化、智能化水平贡献金融力量。
宁波银行运用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实现与客户的连接,这一成果直接体现在金融产品上。例如,外汇金管家是宁波银行深入剖析跨境贸易投资企业不同时期的外汇管理需求,创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生物识别、人工智能技术,全力打造的集200多项功能于一体的专业化线上外汇平台,为客户带来全周期、移动化、开放化的极致外汇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