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青春“负债”!学生及家长需警惕校园贷隐蔽风险
全媒体记者蒋卫芳 李肃肃
随着开学季的来临,一批怀揣梦想的新生即将步入大学校园。但与此同时,非法校园贷也再次抬头,严重威胁着这些涉世未深的学生们,需格外警惕。
非法校园贷绝不是简单的借贷行为,这些非法网贷平台通常会打着“低门槛、高额度、快速放款、利率超低”等极具诱惑性的幌子,吸引学生借贷。一些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和金融知识,很容易被这些虚假宣传所迷惑。在申请贷款时,平台往往会故意隐瞒一些关键信息,如高额利息、手续费、违约金等,或者采用模糊不清的表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债务深渊。
河南良承(驻马店)律师事务所律师王珂介绍说:“校园贷本质是针对学生的借贷,但合法与否有明确的红线:当前民间借贷利率是不得超过银行同期利率4倍,不良校园贷常以‘低息’为诱饵,通过手续费、逾期费等名目进行暗箱操作,导致实际年化利率往往高达百分之数百。这不仅严重涉嫌违法,更会让学生陷入利滚利的债务泥潭。”
面对非法校园贷的威胁,学生们应该如何防范呢?
“若放贷机构不具备金融许可证,其签订的借贷合同很可能被认定为无效。但需注意,即使合同无效,借款人仍需偿还本金。因此,在签署合同前,务必仔细审阅利息计算方式、逾期责任等关键条款;如遇‘霸王条款’,应及时寻求专业法律咨询。若遭遇暴力催收或隐私泄露,应保留聊天记录、录音等证据,及时报警或提起诉讼。最后要提醒大家,应理性消费、拒绝攀比,如有资金需求,应优先选择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王珂说。
学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盲目追求高消费、攀比消费,在面对各种借贷诱惑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多与家长、老师沟通,理性评估自己的还款能力。若确实有资金需求,优先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它们的贷款流程规范、利率透明,能最大程度保障学生的权益。同时,学校和家庭也应加强对学生的金融知识教育和消费观引导,让学生了解金融常识和借贷风险,提高防范意识。
大学是人生新的起点,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和机遇。希望大家在享受大学生活的同时,时刻保持警惕,远离非法校园贷,不要让这些陷阱破坏了美好的校园时光。(编辑 詹云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