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启动实施基层小学学区总校制办学改革试点,首批试点学区公布
N海都全媒体记者 黄晓燕
9月7日,记者从晋江市教育局获悉,2025年9月—2026年6月间,晋江坚持“试点先行、稳步扩大”的原则,启动实施基层小学学区总校制办学改革试点,首批试点学区出炉,涉及晋江市15个镇街。
据介绍,首批试点学区如下:青阳街道,总校为普贤小学,成员校为凤垵小学;西园街道,总校为版筑中心小学,成员校为仕头小学和小桥小学;罗山街道,总校为罗山中心小学,成员校为育青小学;灵源街道,总校为华林小学,成员校为张前小学和群峰小学;新塘街道,总校为沙塘中心小学,成员校为后库小学;池店镇,总校为池店中心小学,成员校为潘湖小学;安海镇,总校为养正中心小学,成员校为水头小学;东石镇,总校为东石第二中心小学,成员校为檗谷小学;磁灶镇,总校为磁灶中心小学,成员校为霞芳小学;内坑镇,总校为内坑中心小学,成员校为梅美小学;紫帽镇,总校为紫帽中心小学,成员校为紫星小学和紫坂小学;永和镇,总校为玉溪小学,成员校为集英小学;英林镇,总校为英埔中心小学,成员校为凤山小学;龙湖镇,总校为阳溪中心小学,成员校为栖梧小学;深沪镇,总校为深沪中心小学,成员校为科任小学。
何为“基层小学学区总校制改革”?据晋江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学区总校制是积极应对当前人口变化,尤其是基层小学学龄人口逐年减少、学校规模不断萎缩等情况,为满足学生就近就便入学,保障那些“必须办但难办好”的中小规模学校能够正常办学运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而创新的一种学校组织设置和办学机制。
在运行方面,晋江将以镇(街道)为主体,综合考虑地理位置、交通组织、历史文化、生源总数、群众意愿等因素将辖区划分为若干学区,每个学区确定一所规模较大的学校作为总校,其他中小规模学校作为其成员校,以开齐开足课程、配足配齐师资为目标任务,进行人、财、物、数的统一规划、调度、管理,形成教育共同体,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发展,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学区总校制改革是优选方向但不是唯一方向,各镇(街道)在组织试点推行时,可以结合区域人口变化走势、教育资源布局、学校发展实际等情况,探索开展跨区域联盟校、跨学段一贯制等不同资源优化整合方式。
编辑:潘泽彦
审核:宋晖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