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作风建设扬清风 民生画卷绘安宁

6月20日,在商洛市山阳县新落成的县级标准化零工市场内,35岁的刘文丽拿着刚签好的聘用合同,笑得合不拢嘴:“从登记到上岗只用了15分钟,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月入2600元的稳定工作,这效率打心底里点赞!”这个6月3日正式运营的零工市场,不仅承载着像刘文丽这样众多求职者的希望,更见证着山阳县将作风建设转化为民生福祉的生动实践。
今年以来,山阳县将作风建设与为民服务深度融合,以“学查改干”为主线,推动作风建设成果转化为惠民实效,让群众感受实实在在的幸福。
深学铸魂:思想根基立起来
山阳县创新推行“三单四联五提升”工作机制,通过建立学习清单、问题清单、整改清单,联动县、镇(街道)、村(社区)、部门四级力量,实现理论学习、问题查摆、整改落实、作风转变、群众满意度5个方面的提升,构建起学习、查摆、整改、落实的完整闭环。
在学习环节,山阳县精心打造“头雁领学+全员深学”模式。县委率先垂范,集中3天时间举办县委读书班,组织33名县级干部通过专题辅导、集中学习、研讨交流,逐字逐句研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相关文件,深学细悟其中蕴含的政治要求和纪律规矩,为全县党员干部立起学习标杆。在县委的带动下,镇(街道)、县直单位纷纷响应,累计举办读书班87期、开展专题研讨261场次。各基层党支部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组织党员干部每周集中学习,让学习教育覆盖到每一个党组织、每一名党员干部。
“这次学习让我深受警醒,作风问题无小事,今后工作中我将时刻绷紧作风之弦。”许多参与学习的干部在交流会上分享学习心得。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学习,广大党员干部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为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严查真改:作风沉疴连根拔
学习教育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山阳县紧扣“两个问题清单”涉及的28个方面内容,紧盯基层“四风”10种隐形变异表现,结合《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及违规吃喝等重点领域,开展全方位“政治体检”。
为确保问题查摆精准有效,山阳县明确要求各单位的问题清单及集中整治台账必须经领导班子会议研究,并由主要领导签字后统一报送。截至5月底,县级领导班子查摆问题20个、县级领导干部查摆问题121个、镇(街道)及县直部门领导班子查摆问题498个。
在整改落实上,山阳县以“零容忍”的态度,向作风顽疾亮剑。山阳县围绕“九个聚焦”问题,紧盯巡视巡察、环保督察等发现的问题线索,针对为基层减负、违规收送礼品礼金、侵害群众利益、不担当不作为等作风顽疾,开展专项集中整治行动。今年以来,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2起,给予12人党纪政务处分。
实干惠民:民生图景日日新
山阳县将185条群众意见建议转化为“办实事清单”,其中零工市场的建设运营成为破解就业难题的“关键一招”。揭牌运营后的山阳县首个县级标准化、规范化零工市场,成为群众就业的“新港湾”。该零工市场由县人社局、县就业服务中心联合打造,配备了“秦云就业”智慧服务系统,设置岗位对接区、技能培训教室等功能区域,工作人员现场提供应聘洽谈、政策咨询、劳动维权等全链条服务。
“过去打零工的人聚集在马路边、商场门口,风吹日晒不说,还存在岗位信息不对称、权益保障缺失等问题。”山阳县就业服务中心主任邓金锋介绍,“零工市场不仅能让求职者快速匹配临时性、季节性岗位,还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培训—就业’无缝衔接。”
“工作人员特别上心!第二天就通知我有新岗位了,时间灵活,能接送孩子,还有份不错的收入,真是帮我解决了大难题!”找到工作的李大芳欣喜地说。
除了就业服务,山阳县在其他民生领域也持续发力。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人情负担过重问题,山阳县组织网格员逐户上门做思想工作,并现场指导纠偏。在户家塬镇桃园村,如今村里红白事,除主要亲戚外,礼金基本控制在100元,烟是10元左右的平价烟,酒则是村民自酿的苞谷酒、麦酒、柿子酒,大大减轻了群众的经济负担。“以前随礼压力大,现在负担轻了,大家的日子也更舒心了。”桃园村党支部书记柳礼政说。
从优化服务流程到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山阳县以一个个“小切口”推动着民生“大变化”。如今的山阳,就业有岗、人情减负、服务提质的幸福图景正徐徐展开。
(张英 李煜)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