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光之路丨两次光荣受阅,两次都是基准兵
两次光荣受阅,两次都是基准兵
——武警部队方队队员齐晓光用正步丈量忠诚
■中国军网记者 曹蒙洁 崔然 通讯员 徐群程

图为齐晓光。陈冠霖 摄
“基准兵就位!”9月3日,听到口令划破晨空,齐晓光深吸一口气,挺拔身姿,有如一株青松。32岁的年纪再上阅兵场,依然还是基准兵,他比6年前多了份沉稳与自信。
1993年出生,1.93米的身高,武警部队方队队员齐晓光的人生与数字“93”有着特别的缘分。
“齐步——走!”伴着口令落下,他的左脚精准踏在75厘米的标线上。这个数字他再熟悉不过——日复一日的队列行进自不必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时,他也是以这个步幅带着方队走过天安门。
彼时的他,虽是初次受阅,但对天安门却并不陌生。
2018年,刚从军校毕业的齐晓光被分配到武警北京总队某支队,担负天安门城楼的警戒和执勤任务。
站在天安门城楼的哨位,齐晓光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俯瞰整个天安门广场,因为这里承载着他军旅人生的起点——2011年,他参军入伍,成为国旗护卫队的一名擎旗手,每天迈着铿锵正步,从天安门城楼走到国旗升降台,守护着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空。
“要是哪天能参加阅兵,正步走过天安门,这辈子值了。”那时的他忍不住想。
实现梦想的机会很快到来。2019年,得知有阅兵任务,齐晓光第一个报名,凭借扎实的队列素养和身高优势,还成为第一排面的“基准兵”。
“大家都是向我标齐,哪怕一个细小的动作我没有做好,所有人都会跟着受影响,我一步都不能错。”第一排面的“基准兵”在整个方队中被称为“定盘星”,齐晓光深知不仅要把自己的动作练过硬,还得把整个排面练出色。训练间隙,他不停地和战友一起体会,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训练结束,他都会重温训练视频,发现自身和队员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动作。
“经历过一次,更知道基准兵这个位置有多重要,精益求精的劲头儿也会更大。”今年,行进在同样的位置,齐晓光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最重要的是看准一个目标,坚定向前走。忠诚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脚踏实地的正步丈量。”

图为齐晓光。陈冠霖摄
“他就是我的标准。”同处第一排面的王白杨每每谈及齐晓光,眼神里满是崇拜。初中时,他在电视上看到齐晓光蒙眼踢正步100米丝毫不偏的视频,觉得“中国军人太帅了”。追寻偶像的光,他报名参军入伍,还意外成为齐晓光带的兵。
“出操第一个到位、训练第一个出汗、示范第一个上场、认真对待每一天、全力踢好每一步,齐队长定下的‘五个一’常常影响着我。”王白杨说,在齐晓光的影响下,他在方队中的位置渐渐前移,成为第一排面的一员。
9月3日,齐晓光昂首阔步,正步向前。一边是熟悉的天安门,伟岸的城楼是永恒的信仰坐标;另一边是庄严的纪念碑,“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当铿锵的脚步声震颤大地,那一刻,我感受到祖国的心跳,也用行动回应着使命的召唤。”
责任编辑:亓少良
来源:中国军网
#九三胜利日阅兵#